臺灣 帝王之山 南湖大山
圈谷?冰斗?
歷來研究者認為台灣古時有冰河,只是是否有冰河遺跡仍有爭論,
南湖大山的研究則提供明確的結果。在經過地質地形考察,
鑑定出南湖大山海拔3400-3500公尺,有12個冰斗(圈谷),
並其中6個找到冰河的直接證據-冰磧堆石堤,
其為冰川侵蝕、融冰和結冰交替、風化作用而形成一系列岩石碎屑。
另也有擦痕、U型谷等冰蝕地形為證。
原定計畫
第一天
勝光登山口→多加屯山→木杆鞍部→雲稜山屋
第二天
雲稜山莊→審馬陣山→南湖北山→南湖北峰→南湖山屋
第三天
南湖山屋→南湖大山→(南湖東峰)→南湖山屋→雲稜山屋
第四天
雲稜山莊→勝光登山口
計畫趕不上變化
(後面慢慢聽我說故事吧….)
第一天
勝光登山口→多加屯山→木杆鞍部→雲稜山屋
第二天
雲稜山莊→審馬陣山→南湖北山→南湖北峰→南湖山屋
第三天
南湖山屋→南湖大山→南湖山屋
第四天
南湖山屋→勝光登山口
北一段 南湖大山線 路線圖


OUR STORY
DAY 1

我真的好想看南湖圈谷


我們在6.8K登山口小憩,吃著小台出發前塞給我們一人一根的香蕉。哦對了,小台是我們去年在加羅湖和水漾認識的野孩子,這趟好在有他的台山線,讓我們全心爬山不用擔心接駁。
登山口開始是一連串的陡上,我們往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緩步前行,大口吸吐之間,到了8K松風嶺。放下裝備,拿出麵包零食準備午休,這次整理裝備時我特別斤斤計較,怕多了幾百公克就會被壓得走不動,所以難得的連Aeropress都捨棄,改帶簡單的濾掛式咖啡,總覺得在山上沒聞到咖啡香就有些不對勁。第一天的路程不長,簡單補充完能量後,大夥各自找了塊鬆軟的松針地毯小歇了幾首歌的時間。
到今晚休息的雲稜山屋之前,還得先翻過一座多加屯山,地形開始多變,除了陡坡之外還多了樹根藤蔓以及要攀爬的石塊,撐著登山杖一步步往上蹬,不爭氣的臀腿總得尖叫一聲才能再向上踏一階。下到木桿鞍部後,雲稜山屋也不遠了。
下午三點初就到山屋了,拉筋整理行李發呆一直到傍晚時分,這次上山給自己的挑戰是「煮米飯」!帶了包免洗免泡發芽玄米,加入紅扁豆海帶芽乾燥蔬菜,依照前次在馬崙山上前輩的煮米方針:大量的水大火把米芯煮開,然後撈掉多餘的水,僅剩下薄薄一層淹過,關火!悶!隨後加入腐皮和毛豆鬆,對於沒帶鹽巴上山,毛豆鬆有提味的效果。但煮完還是覺得,在山上煮米真的蠻消耗瓦斯的,下次還是帶乾燥飯就好了….
今晚我們佔據了雲稜山屋閣樓小套房,五個人擠在裡頭真的是溫暖得不像話,連耳塞都不需要出場就沈沈睡去。

DAY 2
要從海拔2580m的雲陵山屋,走到3388m南湖圈谷山屋,每當剛找到爬坡的呼吸節奏時,總會有一連串的陡下坡,大夥又累又氣,笑說感覺像是累積的海拔高度被騙回去了一樣,而且這就代表回程時還會有上坡要走,但這樣上上下下的石頭藤蔓確實也讓過程更有趣了。
走進黑森林裡,林相截然不同,四周是高聳的冷杉雲杉,陽光從枝葉間隙穿過來,攝影師登山隊忍不住放慢腳步,不發一語地停留在大自然如此沉靜而有能量的時刻。此時宇呈突然唱起歌,音階越來越高,最後是抖音結尾,「我在學牠唱歌。」語畢,我們不禁放聲大笑,原來他是在和深山鶯合唱啊!









是圈谷!
爬過五岩峰就是南湖北峰了,在下圈谷前,大夥放下背包緩和情緒,也乘機好好欣賞雲霧中的南湖圈谷。它真的好廣好大,六個月前的願望,沒想到能在此刻實現,獨自步下碎石坡時,內心是激動的,我不是體能狂人,無法用快速的步伐毫不費力地穿梭的山林間,但山的魔力於我,是能讓我安心地、靜靜地與自己相處;嗜看美景的渴望,讓我明白一步步慢慢走,最終也是能走到那片幻想中的風景裡頭。



DAY 3
小睡了一會兒,被誠實的肚子喚醒,我煮了熱呼呼的米粉湯,宇呈狼吞虎嚥了一碗肉臊泡麵,再把侑軒吃不完的皮蛋粥吞下,被我們笑說是高山廚餘桶。飯後喝黑糖薑茶、咖啡,非得把膀胱累積到一定程度,才甘願在冷天外出小便。台灣的高山很多很大,山的圈子卻出奇的小,山屋裡的協作之一「小青蛙」正是上回在我在加羅湖遇到的人,但也是聊到替我們接駁的小台才認出來,「小台,長頭髮的小台嘛!」喊說好久沒在山上見到他啦,下山後記得替他問個好呀。

去主峰散散步!
午後天氣逐漸穩定,聽到有人喊說可以外出走走,大夥們對看一眼後,便迅速整裝,打算去主峰散散步!一到外頭,聽到有人喊說「下雪了!」頭一次在台灣的山區看到雪,雖然只是細碎的冰霰,卻也讓我們開心地蹦蹦跳跳。雖然是輕裝,但一天沒活動還是得在步伐之間調整氣息,擔心冷空氣會讓喉嚨不舒服或頭暈,但遮起又有些吸不到氣,乾脆拉下捂在口鼻的頭巾,任憑鼻水亂流流進嘴巴也在所不惜。沿途碎石之間還殘留著未融的積雪,小心翼翼的踏在前人的鞋印上,深怕新踏的步伐會下陷。原本擔心要在天色暗下之前算好時間返程,沒想到我們的腳程比預期來得快,爬升到視野遼闊之處,不禁讚嘆台灣的高山姿態與國外的山相比絲毫不遜色,也怪不得常在山上遇到他國專程來台灣爬山的人啊。博任拿出預先下載好的App,一一跟我們介紹每一座山頭,台灣土地面積那麼小,卻擁有超過269座海拔3000m以上的山峰,真的好希望和身邊的朋友們分享眼前的景色啊!


帝王之山巔
翻過碎石塊,南湖大山山頂也不遠了。本以為一場大雨打亂了計劃,也就無緣登上主峰,因此看到「南湖大山」四個字時是感恩的,感謝大雨讓我們能在山屋養精蓄銳半天,待轉晴又能一同登頂。翻出學士服又是胡亂開心地拍了幾張照,也不管臉被寒風吹僵了,或是鼻涕早已流到下巴,在山裡的我們總是能輕易地放下矜持,找回最內心的小孩。回程時和山頂認識的三寶姐姐小隊一起走,出社會後還能和三五好友相約山上見,也真是件難得而幸福的事情。

DAY 4
最後一日有19km要走,不能算太常跑山的我們,聽到里程數忍不住先慘叫了幾聲。五點整裝完畢,和三寶姐姐小隊一起出發,大家一塊走互相有個照應。人稱「走一步、退兩步」的圈谷碎石坡,因前一夜的結霜尚未融化,反而能讓碎石們有聚集在一起,有止滑的效用。一公里的路程,只抬頭望向北峰三次,心想山頭怎麼都沒有再靠近我一些,索性逼自己乾脆別看了,專注在腳下每個步伐。前面三百公尺身體還沒暖機,走起來費力又喘,但爬山跟跑步相同,我覺得前面一段是最煎熬的,過了某個閾值後,好像就比較能控制節奏,呼吸調適好了,剩下的只是在每一個步伐,腿後側肌肉必須負責推進了。


上北峰時,太陽剛好升起,照映在山的側臉,聖稜線清晰可見,伴隨著雲海,好久沒在高處感受清晨的魔力,天空漸漸被染紫,然後是橘色,一直到變得明亮。

回程的五岩峰,我的膽子好像隨著雲霧消散了,慢慢地翻過一座座裸露的山頭,回到審馬陣草原時,一掃昨日陰霾,萬里無雲(雲海都在比我們低的地方了!),顧不得還有漫漫長路要走,在草原上打滾了一陣子,出動了空拍機,記錄這片美好的風景。


山讓我看到自己的渺小
再別草原,再別森林,中午前下到雲稜山莊,這時侑軒身體開始有異狀,看她癱軟蜷縮在乾草堆上,身邊的人好像也無所適從,只能幫她分擔背包重量,待她身體好些,我們再一起出發。「回程只要撐過多加屯山,之後都是下坡路了!」從清晨開始到這個時刻,臀腿已逐漸不聽使喚,每一步下坡路都得提醒自己控制大腿肌肉,不要把壓力都施加在膝蓋關節上;每一步上坡路都得替自己打氣,再炸裂一次臀腿,就能往上蹬一階。往多加屯山的路上又和三寶姐姐小隊相遇了,走在他們後頭,雖然偶爾遇到比較累人的上坡或地形會稍微停下來,但我們都知道大家都累了。當過後頭等待的人,也當過前頭被等待的人,我知道這並沒有對錯,並沒有人希望自己是拖慢大家速度的人,在前頭壓力之大是很辛苦的。所以當聽到有人開玩笑地說「前面紅燈了哦?不要這樣讓我們後面的人曬太陽啦!」時,心中的怒氣瞬間被點燃,山是寬宏大量的,但也包容了許多毫無同理心的人。當你看不見自己的渺小,是很可怕的事情,無形中會傷害到身邊的人,也會讓自己的人格大打折扣。於是,當他陸續超車出現在我後頭,我謙恭有禮的讓他往前先行,再在他身後送了一記中指,無聊地消了消自己內心的氣。

回到松針林地,踩著軟綿綿的地毯,下到松風嶺再讓大夥休息一陣子。接下來的下坡,到登山口,再到勝光果園,每一段路都好奇自己三天前到底是怎麼爬上來的?尤其是見到果園,永遠走不完的盡頭,每回登百岳,下山最後幾公里路永遠是最長、最久、最遙不可及的。

四天沒洗澡的七個髒孩子,坐在小台的車上,喝著夢寐以求的氣泡飲料,看見車窗外飛逝的景象,覺得這四天真的像場夢一般,每一幕都那麼遙遠,卻又歷歷在目。
This Post Has 2 Comments
好愛你們的部落文風格!推!
謝謝~也期待你的post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