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爾吃市售乾燥飯倒還好,但如果餐餐都吃難免會吃膩,或者肚子飽了錢包空了。這個時候就會浮現一個念頭,如果自己做呢?
我做過很多失敗的乾燥飯,雖說失敗但也不是「不能吃」,而是有些做法可能會讓成品吃起來口感不好(太軟爛或太硬),如果你和我一樣,沒有要把乾燥飯拿去賣,不妨抱持著實驗心態,大膽一點,大不了下次實驗改個方式罷了!
我烘乾過炊飯,但沒有預先讓所有米飯和配料好好分開,還原起來也是糊糊的。
我烘乾過外頭買的冷凍油飯,因為烘乾的過程只會去除水分,油份仍然留存在裡頭,烘乾完後訝異怎麼那麼油,當然也會影響保存的期限長度。
雖然烘乾整份餐食很方便(意即主食調味配料都混在一起),最終我比較傾向將它們「分開處理」。如果想要吃到粒粒分明的米飯,最好還是得讓白飯和配料分開烘比較適合。除此之外,保存上比較安全,也能包裝成一份份餐食,就像外頭買的一樣!
如果你是很在意精確度的實驗咖,那你可以測量脫水前後的重量,分裝好後把要加多少水寫在袋子上;如果你跟我一樣覺得不會差太多,可以自行測試幾次大概的水量(烘乾程度跟市售乾燥飯差不多,水量也稍微淹過米飯,一個很大概的範圍,但吃起來不會覺得難以入口啦)
至於時間跟溫度……我覺得參考就好,畢竟每個人當次煮出來的飯濕度不同,烘乾機機型不同也會導致實驗變因增加,多試幾次,不要太要求找到一個完美比例(畢竟你不是要拿出去賣的)
Step1: 煮飯,白米:水=1:1 或水可以稍少些1:0.9~0.8
Step2: 放涼,冷凍一天;取出改放冷藏兩天
Step3: 鋪平烘乾(60度3小時僅供參考)
Step4: 烘乾後冷卻完畢再次敲碎
冷凍、冷藏解凍後
烘乾完成
有冷凍+冷藏:粉粉白白乾燥脆化 沒有確實冷凍+冷藏:還有點透明感,還原起來會比較乾硬

如果家裡有烘乾機,不妨試試看乾燥飯吧!除了白飯,也能嘗試看看糙米、藜麥或其他穀類哦!但如果你跟廚房很不熟,又或是輕量化新手,推薦可以考慮從市售產品開始訂定你的輕量化登山菜單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讓佐竹乾燥登山食 成為輕量化菜單的好幫手
也歡迎到Vegan Outdoor Life和我們分享你的登山食哦!
延伸閱讀
歡迎到Instagram及Facebook找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