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營|多日露營的留白

日期:2021 / 12 / 31 ~ 2022 / 1 / 2
地點:苗栗卓蘭代觀山湖畔農場

糟糕,這回露營胃口又被養大了⋯⋯

取消了原本的三日山行,變成營地爽露,也是我們頭一次在人工露營區連續待兩晚。
對於習慣一直走路、一直走路、走到營區再紮營的我來說,完整的第二日休息也太滿足了吧!

早餐、閱讀、瑜伽、午餐、散步、拍照、和鄰居聊天、生火、晚餐、小酌、電影⋯⋯都差點遺忘「生活」可以是長成這副模樣。

這回完全捨棄了LED燈條,兩盞煤油燈,一盞LED仿舊燈,以及接上用剩高山瓦斯的小燈,共同組成這兩晚的照明小組。昏暗的燈火讓人更能融入在環境中。

由於預計待上三日,也帶了更充足的餐廚具。溫潤的陶杯,讓剛沖煮完畢的黑咖啡能保持溫熱;炒鍋、片手鍋、炊飯鐵鑄鍋都是平日使用順手的器具,掛起來整齊方便又好看;戶外多口爐的分工,蜘蛛爐負責炊飯、攻頂爐負責佃煮豆腐鍋、而火箭爐負責慢烤薯片。

兩個人用Campfire的大小剛剛好,真難想像沒有暖腳焚火台與威士忌燕麥奶茶的電影夜該怎麼度過呢。只有我們倆的露營時光,不需要社交想話題或玩遊戲,一個人可以看書,另一人可以沈浸在砍柴、生火的樂趣之中,時間在此刻是如此被我們揮霍著。

在歐洲走TMB時海拔不高,紮營後我們都還能在帳篷外活動,但在臺灣高海拔山區,當陽光不再,我們幾乎是足不出帳篷的。

然而在露營時,主要的活動空間還是在天幕之下,即便海拔沒像野營時來得那麼高,入夜後氣溫仍是蠻低的。

原本以為焚火台只是一種情懷,但多了它,的確讓夜晚不寒冷了些。

甚至在燃燒不同木材及熏香藥草時,會有各自獨特的氣味與火光的顏色,光是盯著火看(當然要小心眼睛的疲勞啦),就足以消磨好多時間。第一晚看了《神之山嶺》,第二晚看《千萬別抬頭》,不是跟山就是跟宇宙有關呢。

架設好腳架,替我們拍攝幾張久違的合照,也是兩人露營的樂趣之一。

延伸閱讀

裝備|搭起一座金字塔帳 Hyperlite Mountain Gear UltaMid 2 輕量帳篷使用心得

露營|圍著營火過聖誕

露營|懂得取捨更自由

歡迎到Instagram及Facebook找我們

Share:

Facebook
Twitter
Pinterest
LinkedIn

發佈留言

More

Related Posts